从泉州、台湾到马来西亚 两岸大学生二十一天行走海上丝路

2019-08-12|来源:人民网

历时21天,跨越福建泉州、台湾和马来西亚……来自两岸的10名大学生身体力行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精神。近日,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们返回福建泉州,分享他们的海丝故事

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侨大学,台湾东海大学、台湾逢甲大学和台湾大华大学等两岸高校的学生参与,参与成员于710日从泉州出发,分两组围绕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展开研学。

两岸的大学生们从一个个具象,演绎了海丝精神,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可以感知的文化,而不是抽象的名词。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、台盟泉州市委会专职主委苏耿聪表示,学生们通过体验后,以独到的见解和眼光,挖掘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等海丝精神

当天下午,参与活动的学生们通过PPT的形式,结合图片和影像再现了21天的历程,并分享了他们对海丝精神的感悟,带领大家感受华侨华人的拼搏精神和淳朴的民俗风情。

以前的认识主要是在经济层面,通过这一次的研学后发现,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还包含人文交流。毕业于台湾亚洲大学的李炳轩介绍说,海丝文化更像是生活的一种形态,一直在传承和延续,大家在规划选题和路线时,着重于从生活化的角度展开研究。

在研学过程中,两岸大学生从一颗粽子说起,以小见大阐述了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承和弘扬。调研期间,参与成员先后前往台湾高雄、台南和台北及马来西亚等地品食和体验,从形状、口感、味道和营销方式研究饮食文化。

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郑心雨坦言,出生在泉州的我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,这次小组以粽子小角度入手,研究对比了泉州、台湾和马来西亚粽子,通过舌尖感受海丝精神。

当天,主办单位还为参与活动的两岸大学生颁发结业证书。本次活动发起者、大学生公益组织SOZOTEAM负责人王淑贞表示,开展这一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海丝文化,让两岸青年学生通过行走和调研,了解和传承海丝文化内涵,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,收获成长与知识。

国务院部门网站
教育部相关网站
驻外使(领)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