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中英教育交流合作增光添彩——刘晓明大使在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新年招待会上的讲话

2019-01-28|来源:中国驻英国大使馆

尊敬的英国教育国务大臣吉布阁下,

尊敬的各位校长、各位老师,

女士们、先生们、朋友们,

大家晚上好!

欢迎大家做客中国大使馆!很高兴在中国传统佳节来临之际,与中英教育界朋友们欢聚一堂,共叙友情,共迎新春。我谨对长期支持两国教育交流合作的各界人士,特别是参与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的各位校长、各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!

教育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基。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民意根基。我对此高度重视,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使馆同事们称我为“爱教大使”,我对这一头衔感到骄傲。对于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,我认为有三方面重要意义:

首先,这是促交流、拓合作的品牌项目。近年来,中英教育合作内涵日益丰富,涵盖了从学龄前教育、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语言文化交流等广泛领域。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应运而生。在短短4年时间里,该项目一路走来,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现在已经成为两国教育合作的一大亮点。双方迄已互派5批中小学教师720多人次,有力推动两国教育交流合作走深走实。

第二,这是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互惠平台。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,有“学科之母”的美誉。在本次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中,分别有86位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师来英、90多位英国数学老师前往上海交流。项目紧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题,设计了形式灵活、内容丰富的学习研修模式。两国中小学数学老师深入交流、相互学习、切磋技能,直接惠及中英数百所学校及数万名学生,产生广泛积极影响,为提升两国基础教育水平注入新动力。

第三,这是增互鉴、促了解的有益实践。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,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。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教师交流项目,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。我相信,参与该项目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,都能亲身体验彼此文化,增进互学互鉴,促进了解友谊。

女士们、先生们,

中国人常说,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、“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”。这对于教育及教师来说,既是一种重视与肯定,也是一份责任与使命。借此机会,我想就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未来发展提两点希望:

一是相互学习,共同提高中英数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各有所长。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国家,诞生了牛顿、图灵等伟大数学家。中国古代也产生了刘徽、祖冲之等伟大数学家,他们对人类科学的贡献,至今仍为我们享用。中英两国教师通过数学项目合作可以相互学习,互通有无,取长补短,共同提高。

二是教书育人,传承友谊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知。中英历史文化、社会制度不同,发展阶段各异,加强交流与沟通尤显重要。今年是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65周年,中英关系历经沧桑,不断发展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人民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深厚友谊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,也是中英关系的未来。我希望各位老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,也将友好的种子播种在青年学生的心田,使中英友谊世代相传。

女士们,先生们,

再过9天就是中国农历新年——“猪年”。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财富和吉祥。我希望并相信,新的一年,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“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”一定会不断开拓创新、开花结果,为中英教育交流合作增光添彩!

最后,我提议,

为中英关系“黄金时代”行稳致远,

为中英教育合作不断发展,

为在座的各位朋友猪年吉祥、万事如意,

干杯!

国务院部门网站
教育部相关网站
驻外使(领)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