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大学杨斌教授首次提出人文红利

2017-11-16|来源:清华大学网站

2017年11月16日,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、DDI智睿企业咨询协办的2017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。论坛主题是“新发展理念下的人文精神与人才发展”,旨在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,学、政、企业界共同探讨新时代的人才发展观。
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,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,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。

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指出:

信仰可以带来人文红利,信仰所带来的力量,带来的团结性,带来的行为改变,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现实意义;愿景也可以带来人文红利,当一个组织、国家有非常清晰并且得到人们信任的愿景的时候,人们就会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实现它;另外,洞察人性、尊重人格,以及领导力、工匠精神、运动家精神等这些人文精神都可以带来人文红利。

致力成为更完整的人

“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人才红利和人文红利,借用‘红利’这个概念。因为红利的概念深入人心,成为解释过去40年间,中国奇迹的一个术语、一个逻辑……”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的开幕辞让人耳目一新。

“当人们最早使用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时,主要是描述的一个国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,抚养率比较低,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,工作岗位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,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、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。

当人们担心中国的出生率下降、老龄化提前,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,因此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时候,学者们提出了“人才红利”的新概念,这是第二层,来描述劳动年龄人口中的素质与质量,构成进一步经济增长、创新发展的动力源。

人才红利在中国,特别地体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,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升,其中特别是中国教育传统中重视STEM,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,为创新创业、为技术进步都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。

“这是这一组概念的第三层,描述的劳动力的素质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基础,更要看他们的精神面貌、心智品格;不仅看个体的劳动者的状况,还要看劳动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团结起来形成合力的状况。人文红利,是从过去经济学的角度更深入微观到管理学的角度,去发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,这是更加往人的内在去看的一个概念,是比人口、人才更持久深入的一个概念。

这也给中国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、带队伍的人,提出了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发力空间,用武之地。在人口条件、人才水平一定的情况下,人文成为了竞争的新红利之源;企业和企业,地区和地区,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,也就有了人文之较!

从教育的角度,也意味着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基础上,更要看重人才的人文塑造和升华,这是人才质量的更高要求,也正是清华校歌中“器识其先,文艺其从”的含义。教育机构不仅要成为人才红利的贡献者,更要成为人文红利的建设者,既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,也要积极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的延伸功能。”

一是高度重视信仰所带来的人文红利,充分认识到信仰本身所具备的非常强大的现实意义,不忘初心,重树、高扬中国原本看重并且具有的信仰所带来的人文红利。

二是充分意识到愿景的人文红利,十九大报告提出了2035、2050的国家愿景,它的深入人心将产生重要的人文红利。

三是以人为本所产生的人文红利,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由重“增长”转而重“发展”,“发展”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更丰富的理解,以人为本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人文红利的重要内涵和基础。

四是要看到领导力、工匠精神、拼搏精神等方面所蕴藏的人文红利,不应把这些神秘化、专属化、传奇化、天赋化,而应落实到每个人的培养和发展中,发挥其人文红利的力量。

在他看来,人文精神更包容性的看法,简而言之就是使人成为更完全、更完整的人。而如何成为更完全、更完整的人,成为全场讨论的主题之一。

9月25日,中央正式发布文件,首次聚焦企业家精神。文件中指出,“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、遵纪守法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创新发展、专注品质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履行责任、敢于担当、服务社会的精神,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,提高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力,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”。

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已举办了三年,论坛始终围绕着“人”的话题展开。2015年,与会者共同探讨了“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企业人才发展”。2016年,论坛主题是“创新驱动战略下的领导力变革与人才发展”。2017年,主办方继续聚焦于“新发展理念下的人文精神与人才发展”。

“任何一个组织发展的真正依靠归根到底是人。真正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植根于内心的文化和精神基因。”论坛主持人之一、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如是说。

企业要树立人文人才观

从一盒药走向一壶酒、一瓶水、一杯茶,最后走向大健康计划。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认为,要成为国际化企业,必须有哲学作为指导。

在他看来,“通”贯穿着中国的文化。企业要构筑内外兼通的人文环境,任何企业组织都有自身内部的人文环境,也都处在社会人文大环境之中。企业要担负起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,企业要打开人才通道,既要从社会当中引进人才,也要向社会输送人才。

作为微观的企业组织,如何诠释人文精神和人才发展,还是要回到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确立的新目标。尤其是企业面临着商业模式的转变、市场区域的转型、产品选择的转变,更需要文化和理念的创新、组织和人才的保障,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企业全面发展相融合。

中铁四局集团副总经理耿树标表示,建筑业作为占全国GDP总量17%的领域,如何实现转型升级,在人文精神和人文发展方面如何实现,就是人文红利和人才红利如何重新组合。

2016年,经过深思熟虑,中铁四局把原来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升级为企业大学。

“我提出的口号是大学建在企业中、企业建在大学中。现在集团所有分公司都是大学的学院。企业大学要实现五大功能:一是培养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人才;二是管理知识;三是推动变革;四是弘扬文化;五是共建共享,建立企业学习生态圈。”耿树标如是说。

“未来人才的发展需要有更多宽松和谐的人文关怀的环境。”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龚怀进说,从某种程度来讲,继续教育是人才发展的终身平台,要为人才成长提供新的空间。

京东大学执行校长李庆欣刻画了“85后”“90后”“95后”等新生代的职场画像,她认为,企业谈赢得未来的最好方式是能不能去培养更多创造未来的年轻人。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的就业需求,将是决胜人才未来的必由之路。

施耐德电气(中国)学习发展学院院长杨珲分享了她的“VUCA时代的人文人才观”。她用丰富的事例诠释了施耐德电气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感。

企业要培养诚意正心的人才

“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,一定要培养人知心、用心、关心、正心的能力。永久的事业一定是诚意正心。”论坛最后一位出场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、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妙趣横生的演讲,把本届论坛推向高潮。

彭凯平认为,21世纪中国社会需要培养的杰出人才,应该具备以下能力:首先是同理心,知道他人的感受、感情。“由于种种原因,很多人已经丧失了这一能力,不关心、不同情、不理解、不成就他人,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。”

除此之外,他认为,还要有自控能力、道德意识,知道有所不为,才能有所为,要有判断、比较、选择、决策的能力;要欣赏美,需要有升华快乐的能力,把自己平凡的生活升华出伟大的意义来;要有想象力、创造精神,能够创造出自己从前根本没有准备,但是现在终于有机会的美好的体验。

随着嘉宾发言的结束,论坛转入圆桌对话,龚怀进、杨珲、李庆欣、彭凯平四位代表政府、企业、高校的嘉宾参加了对话。开放提问的对话、睿智风趣的回答不时引来全场笑声。全天的论坛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。

国务院部门网站
教育部相关网站
驻外使(领)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