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——交通变革篇

2018-12-05|来源:中国新闻网

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,也是中国交通发展变革的四十年,现代化的高速铁路、广泛覆盖的民用航空、发达的城市轨道以及高效便捷的网约车等丰富多样的出行模式,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,在世界交通运输史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“中国速度”和“中国模式”。图为1983年,广东梅县侨乡第一次降下了民航飞机,吸引许多年轻人围观。中新社记者彭振戈 摄 (图文整理 赵隽)

图为1991年,在黑龙江省许多林区小镇的马路上,驴车与汽车并存。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

图为1995年,日本汽车厂商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家庭用车。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

图为1996年,北京一对情侣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兜风。中新社记者宗金柱 摄

图为1996年,北京长安街上的公共汽车启用丹东黄海牌新型豪华大轿车。中新社记者 邹宪 摄

图为1997年,北京第一条公共汽车专用道正式开通。中新社发刘英毅 摄

图为1997年,北京街头小公共汽车。中新社发 吴阳 摄

图为1997年,许多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选择乘汽车返乡过年。中新社发 赵冬 摄

图为1998年,河南省洛阳市一位女士骑自行车接小孩回家。中新社记者 赵振清 摄

图为1999年,一汽大众在北京推出“城市先锋”自动变速箱汽车。中新社记者 赵振清 摄

图为1999年,北京街头的出租车。中新社发 钟欣 摄

图为2000年,普通人学开飞机已成新时尚,广东阳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生。中新社记者 梁永强 摄

图为2010年8月1日,阿联酋航空正式启用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客机执飞迪拜往返北京航线。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

图为2010年8月13日,民众在北京体验A380客机的尖端科技。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

图为2012年12月26日,京广高铁正式全线通车,一位长沙市民在高铁列车经过时摆出了“高铁style”的手势。中新社记者杨华峰 摄

图为2012年12月26日,京广高铁正式全线通车,一列高铁列车正驶过北京卢沟桥畔的永定河铁路高架桥。中新社记者 崔楠摄

图为2014年1月14日,四川籍农民工赵虎与妻子仕珍带着全家福照片返乡。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

图为2016年,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规公布,南京街头的优步专车。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图为2017年4月26日,安徽合肥,市民在共享单车推荐停放点取车。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

图为2017年6月26日,国产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。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

图为2017年7月7日,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。中新社记者陈骥旻 摄

图为2017年12月13日,成都一对新人使用共享汽车作为婚车。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

图为2018年1月31日,上海轮渡东嫩线上运营的最后一条非空调普通轮渡结束了运营。至此,上海市轮渡公司所属黄浦江上17条轮渡航线实现了空调轮渡全覆盖。中新社记者殷立勤 摄

图为2018年2月2日,市民乘坐高铁抵达广州南站后,可使用共享汽车前往目的地。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

图为2018年8月14日,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全新引进的空客A350-900飞机成功完成北京至上海首航航线。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摄

图为2018年11月5日,“会飞的汽车”亮相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。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国务院部门网站
教育部相关网站
驻外使(领)馆